摘要: 目的探讨化痰通窍方联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42例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窍方治疗。比较两组FOUR、CRS-R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OUR及CRS-R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窍方联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意识,促进其恢复。
摘要: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最大容量及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能够明显改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昂丹司琼改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反应发生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的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昂丹司琼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联合昂丹司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呕吐次数、恶心等级、恶心及呕吐反应缓解时间及化疗应激指标。结果第1天,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第2、3、4天,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3、4天,观察组的呕吐次数、恶心等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第2、3、4天,观察组的呕吐次数、恶心等级均优于第1天(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反应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水平高于照组,空腹血糖水平、HAMA评分、NRS及HAM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昂丹司琼治疗可降低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促进恶心与呕吐反应缓解,改善化疗应激指标。
摘要: 残留黄疸多出现于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后期,病机复杂,常规的退黄治疗效果欠佳,张老认为湿邪阻滞、瘀血内结是导致该病最基本的中医病因病机,其病位可涉及肝、脾、肾、胆、胃等,病性多属虚实夹杂,临床上表现为"湿—瘀—虚"的演变过程,但以湿邪、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当以清热利湿、活血退黄为基本原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中药方剂金虎退黄汤治疗急慢性肝病后期残留黄疸,取得了一定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并从免疫调节方面探讨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痤疮患者为治疗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曲池、血海和足三里穴位,2次/周,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临床效果,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经自体血液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皮肤出油、皮损程度、数量、颜色、肿痛及皮损总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治疗组干预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组干预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总有效率达83.3%。结论自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寻常型痤疮患者的... 更多
摘要: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4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OS计数、IgE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EOS计数、Ig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EV1/FVC、P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显著降低患儿EOS计数、IgE水平,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0,普米克令舒+万托林)和联合组(n=30,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咳嗽、喘憋、肺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及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摘要: 目的分析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105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53耳)和对照组(45例,52耳)。对照组给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研究组给予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的FN水平均升高,PC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结论氨溴索冲洗联合鼓膜穿刺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更利于改善其生化指标,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及相关血脂指标对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发病特点和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SAP组(37例)、UAP组(35例)、AMI组(30例)。另选取37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sdLDL及相关血脂含量及sdLDL、apoB、LPa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dLDL、apoB、LP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UAP、AMI组高于SAP组,AMI组高于UAP组(P<0.05)。sdLDL、apoB、LPa的AUC依次为0.90、0.81、0.71。结论 sdLDL对冠心病临床分型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目的统计我院2018年度危急值数据及分布情况,为危急值项目界限的设定提供参考,并优化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按科室与项目统计分析检验科2018年危急值的登记记录情况。结果 2018年共报告危急值6 408例,占全年标本比例为0.61%。按科室,分布较多的是肾病、内分泌科(17.43%)、急诊科(12.91%)和重症医学科(9.69%)。按项目,分布较多的是血小板(11.77%)、白细胞计数(11.75%)、肌酐(10.63%)和血清氯(10.42%)。其中肌酐主要分布在肾病、内分泌科,占该科室的55.24%,血清氯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该科室的45.77%。结论定期统计分析全院危急值数据,评估危急值项目在各个临床科室的适宜性及阈值范围的准确性,不断改进,提高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其中20例采用放疗同步奥沙利铂化疗者纳入同步化疗组,20例采用单纯放疗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2年局部无进展率、1、2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化疗组2年局部无进展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同步化疗组2年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同步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FPG、PPG、HbA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水平均改善,且TC、TG、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11.67%,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结论在T2DM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阿托伐汀钙可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摘要: 目的探讨喉鳞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喉鳞癌患者(标本)为试验组,30例喉声带息肉患者(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检测两组患者IDO和Foxp3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IDO和Foxp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阳性灰度值(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IDO和Fox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和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以及免疫耐受、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中,IDO和Foxp3均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作为喉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性指标。
摘要: 目的比较Ceramage瓷嵌体、复合树脂嵌体及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乳磨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32例患儿,共计354颗乳磨牙Ⅱ类洞,平均分为复合树脂充填组、复合树脂嵌体组和Ceramage瓷嵌体组,各118颗,分别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1年随访,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修复1年后,复合树脂嵌体组和Ceramage瓷嵌体组在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封闭性、邻接关系及继发龋方面均优于复合树脂充填组(P<0.05)。Ceramage瓷嵌体组在修复体完整性方面优于复合树脂嵌体组(P<0.05);三组在牙体完整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amage瓷嵌体是修复乳磨牙Ⅱ类洞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患者实施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者并发血流感染(BSI)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有效防治地贫合并BSI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断为重症地贫合并BSI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其诱发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临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进行了6 549例次血培养,其中地贫患者占1 001例次(15.28%),血培养阳性共190例,地贫患者占8例(4.21%),8例患者均为重症地贫,且均为铁过载。2例行脾切除手术,2例行祛铁胺治疗。共培养出8株菌株,G+性菌2株(25.00%),G-菌6株(75.00%)。结论铁过载、去铁胺治疗、脾脏切除是重症地贫患者发生BSI的高危因素。病原菌以G-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经验性抗菌治疗的预后较好。
摘要: 目的研究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同期经尿道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NMIBC合并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同期组(n=43)和对照组(n=35)。同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对照组仅实施TURB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同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术后1年,同期组患者的IPSS评分、PVR及Qmax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患者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NMIBC合并BPH患者实施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是可行的,尽管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不占优势,但远期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改善更明显,且可明显降低尿道狭窄发生率。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全身麻醉)和观察组(20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DBP、SBP、HR的最大变化值。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P最大变化值、SBP最大变化值、HR最大变化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外周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麻醉,可以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降低DBP、SBP、HR的最大变化值,从而保证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改善患者预后,加快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远期复发情况。方法将45例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观察组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2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除数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